如果沒有酒,三國魏晉時期的縱橫馳騁,金戈鐵馬就少了很多豪情,美酒英雄,膽氣相一,因而才有曹操劉備青梅煮酒共論天下英雄的瀟灑;如果沒有酒魏晉風度更是無從談起,瑰麗奇峻纏綿悱惻的唐詩宋詞更是以酒為媒介所促生出來的產物。因此可以說,酒是一種媒介,在酒的半醉中,使得作為個體的人回歸本真自我,達到對美與自由統一,這就是《世說新語》中衛將軍王薈所說的“勝地”(“酒,正引人著勝地”),所謂的“勝地”就是美妙的境界,究竟是怎樣美妙的一個境界,可意會而不可言傳。諸位回家后可親身體會一下,當然,這種“勝地”指的是在半醉的狀態中,如果喝的酩酊大醉,估計那種感覺不太好受。“勝地”的誘惑無法抵擋,因此魏晉名士有“使我有身后名,不如即時一杯酒”之說,更極端的曹操,一面頒布禁酒令,一面卻在詩歌說“何以解憂,唯有杜康”。可以說中國歷史因為有酒的催化而變得不再呆板,不再教條,而是充滿色彩斑斕,充滿了人性的光輝。
相關熱詞搜索:酒文化中國
上一篇:世界最流行的25款雞尾酒
下一篇:【青獅大講堂】中國傳統手工藝面臨的問題